這里我們要說的闖紅燈,其實是廣被“詬病”的“中國式過馬路”。
本來,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一種戲謔,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出現這種現象是我們深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影響,從而不顧及交通安全。"中國式過馬路"一經網絡傳播,曾引發(fā)了網友對交通、國民素質和安全的全方位討論。
網友批評"中國式過馬路",其實并非完全是斥責中國人素質低下、缺乏規(guī)則意識,網友帶有戲謔的調侃,更多是在指出公共管理不到位、社會公平缺失等方面存在問題。而為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我國各省、市的相關部門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加強交通安全方面管理整治的專項工作,但均收效甚微,“中國式過馬路”現象依然每天都在各大城市間不停地上演。
不過,近期,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卻有可能在高科技的助力下,有望得到改觀。據媒體報道,2018年4月24日,北京首套行人闖燈違法行為警示設施亮相通州,行人闖紅燈行為將被全程直播,并留存檔案,與個人信用掛鉤。
據了解,京津公路貴友大廈十字路口地處商業(yè)區(qū),周邊交通流量非常大,因行人無視紅燈造成的交通事故時有發(fā)生。這套“行人闖紅燈違法直播神器”安裝在貴友大廈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整套設施由一個戶外LED顯示屏、攝像探頭和兩組喇叭組成。攝像探頭對著人行橫道,紅燈亮起后,一旦有行人闖紅燈,安裝在兩側紅綠燈桿上方的大喇叭就會發(fā)出“您已闖紅燈,請退回停止線內”的語音提醒,同時大屏幕也會實時播放現場畫面。
從這套系統(tǒng)中,我們可看到LED顯示屏再一次充當了“安全衛(wèi)士”!作為關注LED行業(yè)內的人士,筆者更看到了LED顯示屏在戶外顯示領域的又一個廣闊的細分市場隱隱成形!此次北京通州的警示系統(tǒng)只是試點,而一旦全面推廣開來,這將會是多么巨大的一個市場?
LED顯示屏變身“安全衛(wèi)士”在“紅綠燈”路口大顯身手,其實早有先例。早在2017年4月15日,為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深圳已經推出了“智能行人闖紅燈取證系統(tǒng)”。
這套系統(tǒng)結合了人臉識別、視頻處理等多種技術,能夠對斑馬線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jiān)管,抓拍闖紅燈行人,并且上線了行人過馬路闖紅燈曝光臺,公示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行人部分信息,實現了紅綠燈路口行人通行秩序的智能化、高效化管理。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無論是北京的交通系統(tǒng),還是深圳的交通系統(tǒng),其中都有一點共通的特性,那就是都離不開LED顯示屏!而且,在這個系統(tǒng)中,LED顯示屏無疑是最適合、且完全“勝任”其職的顯示產品,其他的顯示產品,不管是LCD還是DLP都由于“先天不足”,很難承擔這個重任。這對于LED顯示屏來說,的確是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回想起近年來LED顯示屏的遭遇,令人唏噓。LED顯示屏由于光污染、違規(guī)安裝等問題,在市容市貌的整頓中,頻頻淪為犧牲品,LED戶外顯示屏市場一度呈現“萎縮”的趨勢。但是,如今,LED顯示屏通過與第三方技術的結合,在交通領域喚發(fā)了強勁的生命力。
我們不妨暢想一下:北京和深圳的這類有利于交通安全的系統(tǒng)一旦面向全國推廣,這對LED顯示屏企業(yè)來說,到底是多么巨大的一塊蛋糕?!這是我們很難想象的!畢竟,全國到底有多少個紅綠燈,我們一般誰能說得清呢!
舉一反三,我們也可以想象,LED顯示屏還有多少細分市場等著我們去發(fā)現,去開拓?
當前小間距的發(fā)展極大地拓展了LED顯示屏在商顯市場的應用,而隨著AR/VR、HDR、AI技術的發(fā)展,相信LED顯示屏只要能夠找準自身定位,與第三方技術融合發(fā)展,未來LED顯示屏的市場將會是非常巨大的,它可能遠比我們所“估算”的要大上許多倍!